齐物与非相

2008-04-23  众侃  ,,  0

如何是本来事,

终不更问人。

但知冰是水,

休问水成冰。

——《五灯会元》

余光中在一篇文章中说许多人需要在独处的时候用噪音来打发安静,因为他们不敢面对自己。

寂静是一切智慧的起源,又是一项勇者的探险。观心如缚虎,当一切归于沉寂,灵魂便不得不与自己对话,那是一种绝境,非一般心力所能承担。

释迦牟尼悟道菩提树下五天五夜,达摩面壁十年,古来覃思之士多有观心证道之举,虽然体悟不同,却都是心智的历练,非大智大勇,不能深涉虎狼之地。

只为日月无常,万物皆流,常在人们得意的时候,上帝就殷勤地帮你撤掉这一幕的场景,代之以一个黑洞,剩下一个孤影。在一片狼籍中,无助的心灵无法收拾,于是选择了皈依宗教。后来宗教在人们心中便有了消极厌世的印象。

但这只是一种逃避的宗教,把无奈与苦闷遗落在尘世。叔本华说:“人类把一切痛苦和苦恼驱进地狱后,残留在天国的,只有倦怠。”在回避的路上,却又常常能碰上自己。

《庄子•渔父》里有一个故事:某愚人害怕自己的影子和足迹,想摆脱它们而奔跑不止,终于力竭而死。如何是影?“不知从哪里来,也不知道向哪里去,就向风不自主地吹。”它只是大千世界的投射,有时影重合了形,却发现世界也本不真实。

怀疑的极端逻辑使一切变得虚无,知识与道德变得不可能,剩下的只有信口雌黄,巧言令色,世界混沌没有答案。

如何是解脱?

宋朝的一位居士描述他参悟大乘佛法的三个阶段时说,“我初时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;次见山不是山,水不是水;再见山还是山,水还是水。”见山不是山,水不是水指的便是这一怀疑阶段,终见山山水水才是大乘回向的真义。此时是眼中有相,心无挂碍,一个念头随着一个念头,念念不断,念念不忘,在精神上实现生命的纯真。

到了这一极致的层面上,高级智慧的说法相通了。道家的《庄子》寓言里有一个中央的大帝名叫浑沌,待南海的帝王“倏”和北海的帝王“忽”十分亲善,倏、忽为了报答浑沌的美意,说:“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窍,惟独浑沌没有,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吧。”结果他们一天凿出一个窍孔,到了第七天混沌就死了。

如何是道?“顺着自然的路径而不知道它的所以然。”万物齐一,方生方死。“朝三而暮四”与“朝四而暮三”并没有本质的区别。

将天下至宝藏在箱子里,可能会被人连箱子一起偷走,如果把天下藏在天下之间,谁又偷得走呢?

正是“两袖一甩,清风明月;仰天一啸,山河自在”。宗教带给我们的其实是一种绚美的生活方式,远离颠倒梦想,在泥涂中开一方净土,在尘埃中点一瓣心香,在茫茫的孤夜里为生命祈祷。星露无语,最后还把凯撒的还给恺撒。

社会的成长同人一样,在心智上风尘仆仆,伴随着宗教的希望,一路走来,也许没答案,也许没有方向,但作为思想的一曲断章,它已经存在。

  • 用支付宝打我
  • 用微信打我

生活是一种记录:记录所见、所闻、所想、所感……

《齐物与非相》没有评论

发表评论